网站首页 >> 部门目录 >> 双柏县政府办

双柏县2021年度爱尼山乡沪滇扶贫协作项目实施方案

索引号:11532322015171363F-/2022-0104015 公文范围:公开 发文日期:2021年11月24日 发布机构:双柏县政府办 文  号: 生效日期:

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大战略,是加强东西部合作、优化产业布局、拓展开发开放新空间的大布局,是实现先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大举措。项目实施将有力地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助推脱贫攻坚的进程。按省、州、县沪滇扶贫协作规划的相关要求,爱尼山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把2021年的项目安排在爱尼山乡旧哨村委会,围绕建档立卡贫困户和边缘易致贫户防贫返贫的能力得到增强,持续巩固脱贫成果有保障,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按“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编制了《楚雄州双柏县2021年度爱尼山乡沪滇扶贫协作项目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

爱尼山乡位于双柏西南部,哀牢山脉以东,金沙江与红河系分水岭南侧。东与大麦地镇相连,南与玉溪市新平县隔江相望,西与独田乡毗连,北与妥甸镇接壤,乡政府所在地距离县城42公里。辖旧哨、大箐、海资底、力丫、麻海、六合、把租7个村(社区),189个村民小组,381个自然村,4308户,总人口12518人,居住着汉、彝、白、苗、哈尼、傣、回、傈僳、壮、瑶、拉祜等11个民族,全乡国土总面积675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9人,立体气候明显,境内最高海拔2250米,最低海拔556米,地广人稀,有林地87万亩,人均有林地70亩,森林覆盖率高达93%,素有“绿海明珠”“天然氧吧”“黑山羊之乡”“野生菌之乡”“三月六发源地”“云药之乡”的美誉。爱尼山乡地广人稀,基础设施薄弱,通村组公路和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薄弱。交通条件与水利设施的落后严重阻碍了经济发展。是一个集山区、民族、贫困于一体的贫困乡镇之一,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2013年末,全乡共有4个贫困村,395户1644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为13.1%。近年来,乡党委、政府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和最大的民生工程,坚持以脱贫攻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扣“两不愁、三保障”目标,聚焦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坚持“准、实”要求,下足“绣花”功夫,务实重行,举全乡之力推进精准脱贫工作。截止2020年底,全乡已实现4个贫困村,432户1629人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0%,脱贫攻坚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二、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优化结对关系、深化结对帮扶、聚焦 脱贫攻坚,提高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水平,推动西部地区与全国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三、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通过《2021年双柏县爱尼山乡沪滇扶贫协作项目》实施,稳定实现项目点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安居住房;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交通水利等瓶颈制约有效缓解;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省平均水平;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显著成效,资源环境优势得到增强;民族团结进步,区域一体化发展格局进一步优化,对外开放迈上新台阶;片区居民自我发展能力素质明显提升,居民收入和经济总量同步增长。

具体目标:爱尼山乡党委、政府紧紧围绕省州县党委政府的产业发展思路,在“发展道地药材,建设云药之乡”上着力,牢固树立“打好生态牌、走宽绿色路、念活山字经、做足林下文”的发展理念, 依托资源优势,采取“政府引领、合作社带动、党总支搭台、基地示范、群众参与”的发展模式,把爱尼山乡打造成为“健康生活目的地”“道地中药材科技示范园”“森林康养度假区”,在高中海拔地区以中药材、优质粮烟和现代林业为主、低海拔地区以水产养殖、热作果蔬和畜牧业为主的产业带布局,把产业发展与精准扶贫相结合,探索出了一条“把山当田耕,把药当菜种”的林下经济发展之路,按照高海拔地区种重楼、茯苓、黄精,中海拔地区种续断、天门冬、百部,低海拔地区种佛手、何首乌、白扁豆的中药材产业发展布局,从而实现了“种黄精收黄金,种重楼住高楼,种续断穷根断”的产业发展目标。

四、建设内容及规模

(一)产业合作项目

1.爱尼山乡旧哨村工厂化数字水产养殖示范项目。项目位于爱尼山乡旧哨村马龙河流域,建设工厂化养殖车间4个(每个车间6-9,并配套温室大棚及水循环设备、净化设备、供氧设备、饲喂设备等);建设砖混结构管理用房120平方米、仓库300平方米;场区内部及外部道路硬化2300平方米;配套315KW变压器1台、应急发电设施一套及高、低供电线路等。项目建成后归旧哨村委会所有,采取租赁承包经营模式,由企业承接运营,在土地流转、租金收益、劳务用工、技能培训等方面与建档立卡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企业每年按照不低于投资金额7%的要求支付租金,租金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主要用于巩固建档立卡户脱贫、完善村基础设施、发展村集体经济等,预计惠及农户700户2450人,其中脱贫户242户949人、边缘易致贫户16户50人。

五、投资规模及资金筹措

项目规划总投资775万元。其中:上海帮扶资金775万元。产业发展775万元。

(一)爱尼山乡旧哨村工厂化数字水产养殖示范项目。投入资金775万元,其中:上海帮扶资金775万元。

六、项目组织形式

项目通过招商引资引进龙头企业、引进技术、成立专业合作社等方式,采取以村委会(社区)村集体为单位进行资金资产收益扶贫。

(一)爱尼山乡旧哨村工厂化数字水产养殖示范项目。项目由爱尼山乡人民政府组织建设,完工结算验收后产权移交给旧哨、大箐、力丫、麻海4个村委会共同管理。通过采取租赁承包等经营模式,引进合作企业,在土地流转、水厂养殖、产品收购、劳务输出等方面与建档立卡贫困户建立利益链接机制。每年按总投资775万元不低于的7%获取租金,收益所得70%作为村(社区)委会开发农村公益性岗位,30%作为村集体经济,用于社会公益建设及产业发展项目。

2021年以后,旧哨、大箐、力丫、麻海村(社区)委会级集体经济收入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的方式,确定资金用途,主要用于村委会范围内的村组公路、村间道路、水利、经济发展、活动室、村委会服务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扶持资金等。

七、项目实施进度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20年11月至12月,完成项目申报列项审批。同时与企业签订好协议和做好公正书。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21年3月至2021年12月,项目全面启动实施,确保项目按质按量完成。

第三阶段总结验收阶段: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每年一次进行项目绩效考评,做好立卷归档等工作。

八、规划实施管理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

为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我乡将成立由书记、乡长任组长双组长制,分管扶贫工作的副乡长为副组长,扶贫办、财政所、农业农村服务中心、自然资源所、经济发展办、司法所、水务中心、综治办、项目村委会党总支书记或主任为成员的项目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全面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其职责:一是负责项目建设的具体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项目实施方案;二是广泛做好宣传动员,积极组织群众投工投劳、集资参与项目建设;三是认真组织力量,抓好项目实施,做好督查检查,严把项目建设质量;四是做好与县级项目资金整合部门的协调联系;五是按时上报各类统计报表,组织项目初验,做好查缺补漏,完善项目资料、总结典型经验。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实行县、乡、村“两委”、村民小组、农户和县级部门密切配合,相互联动,形成合力的工作机制,全面推进项目工作有序开展。

(二)实施管理

1.严格项目资金公告公示制。认真执行《云南省扶贫项目资金公告公示实施办法》,进一步强化扶贫项目资金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障贫困群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确保贫困人口真正受益。项目公告公示内容应包括项目名称、实施地点、建设内容,实施期限,实施单位及责任人、资金构成及规模、政府采购及招投标情况,预期目标、项目实施结果等。资金公告公示内容应包括资金规模、资金来源、资金用途、使用单位、分配原则、分配结果等。乡级根据县下达的年度项目计划及资金拨付情况,按照项目类别、资金性质、实施内容,在政府门户网站、广播等便于公众及时知晓的地方进行公示公告。项目公告分项目申报、项目实施,竣工验收三个阶段进行公告公示。村、组分别根据项目安排情况在实施地点和项目收益范围内进行公告,重点做好到村项目的公告公示。公告公示的时间应保留20天以上,并保存好公告公示的文字、数据、照片材料等,严禁建设豪华公告公示牌。

2.严格项目计划。精准扶贫项目,严格按照县级下达的项目计划及投资计划实施,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资金用途、调整、变更项目资金、扶持标准、定额和预算。

3.严格执行廉政承诺制、贫困群众廉政评议制和贫困群众廉政评议员制。为有效地接受群众监督,在扶贫项目选择、实施和管理过程中,严格实行廉政承诺制,项目村民小组与村委会、村委会与乡人民政府、乡人民政府与县扶贫办分别逐级签订《扶贫项目廉政承诺书》。同时,采取召开村民大会的方式,邀请村中素质好、威信高、公平公正的村民参与项目廉政评议,30户以下的村邀请5个,30户以上的村邀请10个,负责对项目实施和项目管理的全程督查,充分体现群众的选择权、知情权和参与权。

4.发动群众投工投劳。项目的实施要始终坚持以发动群众投工投劳为主,国家补助为辅,正面教育和引导群众发扬自力更生精神,本着节俭、高效的原则,力求小的投入干出大的项目,要通过砂石、水泥、管材等材料供给,采取请技术员指导,租赁机械等方式,发动村民小组组织群众实施,技术员指导费用和租赁机械费用可以在该项目资金中列支。

5.严格招(邀)标程序。工程项目需要承包的,严格按照中共双柏县委办公室、双柏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的《双柏县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管理办法(试行)》(双办字[2017]28号)的管理要求,由乡人民政府牵头,县扶贫办及纪检监察等相关部门参与,实行公开招标或邀请招标。

6.严格执行项目物资政府集中采购制度。行业部门的物资采购按行业部门的相关规定执行。专项扶贫项目所需的水泥、管材等根据量的大小来确定采购办法,用量较小的可由乡人民政府把关,村组自行采购,大宗物资严格按照物资采购法的有关规定实行公开招标或邀请招标。

7.严格项目督查。项目由乡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实施。乡扶贫办每月对项目全面督查检查一次,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处理。乡人民政府派驻相关人员蹲点抓,并经常性开展督导检查工作,每月向主管部门专题汇报一次项目实施进展情况,每月上报一次项目进度。同时,建立健全党员群众监督制度,成立以基层党员干部为主体,群众参与的监督小组,切实加强对项目的监督。

8.加强后续管理。项目建成后,乡人民政府必须加强后续管理,并协助村、组制定出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和村规民约,项目建成后要及时划分产权,制定管理办法,配置管理人员,确保项目工程使用寿命,发挥最大的扶贫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加强项目资金管理

1.严格实行乡级报账制。行业部门整合的项目资金,按照《双柏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双柏县脱贫攻坚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及相关要求执行。扶贫项目资金,严格按照《双柏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双柏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双柏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报账制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双政办发[2018]23号)文件的相关规定,采取专户管理,实行分账核算,所有开支必须符合扶贫资金管理的规定和财务管理制度,做到手续齐全,开支合理,账务规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工程决算单必须有施工方代表、项目村村民小组长、村委会主任、项目主管部门站所负责人、分管项目副乡长认可签字。

2.严肃资金报账审批制度。2021年度沪滇扶贫协作项目资金775万元,通过双柏县财政扶贫资金专户拨付到爱尼山乡人民政府代管资金财政专户。预拨给施工方启动资不得超过发包工程总额的40%;对补助资金在20万元以上的项目,预拨给施工方启动资不得超过发包工程总额的40%;其余资金严格按照工程进度拨款,但总拨款额度不得超过发包工程总额的80%;预留20%资金待乡级验收合格,并且报账单据及报账手续完备后实行乡级报账回补。对直接用于农村贫困户的项目,可以一次性拨付项目补助资金。

3.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资金用途、调整、变更资金预算。因特殊情况确需调整的,应当在项目资金下达后3个月内向项目主管提交申请变更文件。未列入项目资金计划的,不按要求提供有效报账文件和凭证的,乡人民政府领导没有审核签字的,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支出的不予报账和拨付资金。项目实施结束验收并完成乡级报账后,方可拨付全部资金。同时项目通过验收后2个月内必须完成乡级报账。

4.严格资金拨付程序。基建工程款的拨付,直接拨入公司或承包人个人账户。杜绝大额现金支付,确保资金足额到位、安全运行。坚决杜绝贪污、挪用、挤占、套取、截留、虚报、骗取、冒领扶贫资金等违规违纪违法问题的发生。

5.加大监察、审计力度。乡财政所、乡纪检监察等部门应加大对扶贫项目资金到位和使用情况全程跟踪监督检查力度,县扶贫办督查、县级审部门对扶贫项目资金的拨付及使用情况不定期督查,确保扶贫项目资金精准到人、精准到户、精准到村,确保资金足额、合规、合法拨付。

(四)项目验收

1.工程完工后,由乡人民政府组织乡级验收,扶贫项目的实地检查和验收率要达到100%,且子项目完成一件,验收一件,报账一件。扶贫项目完成后,乡人民政府及时组织验收,发现项目建设不符合项目计划的,及时进行整改完善,整改完善后再验收;单个项目投资超过200万元的乡级初验后报请县级项目主管部门进行县级验收。

2、扶贫项目验收的主要依据包括国家和省、州的扶贫开发政策、相关制度规定、项目计划批复及变更文件、项目建设标准等;主要内容包括项目建设任务与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完成情况、项目建设质量情况、项目资金使用情况、项目效益等情况。

3、项目验收评定结果原则上分为优良、合格、不合格三个等次。不合格工程不予验收,对未通过验收的项目,要限时整改直至通过验收。

九、综合评价和论证

(一)爱尼山乡旧哨村工厂化数字水产养殖示范项目:该项目引进东部地区工厂化数字水产养殖技术,打造云南省数字农业水产养殖示范基地,可年产南美白对虾100吨,按现行价格计算可实现总产值800万元以上。本项目建设对促进当地养殖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拉动本地农村经济建设具有关键性作用。通过该项目实施可充分发挥本县水产养殖优势,并将其建设成为当地的龙头企业。使其成为养殖户与市场联系的桥梁和纽带。

论证结论:项目的实施将带动爱尼山乡马龙河地区渔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水产养殖业的科技含量,提升养殖“绿色产品”的普及率,增强水产品在周边市场中的竞争地位,以此推动和加速爱尼山乡马龙河沿岸水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群众迫切需要科学的生态高效养殖系统和养殖模式,其养殖积极性为开展工厂化数字水产养殖技术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企业立项立足本乡产业优势,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实际出发,以科技为依据,面向市场,通过高效能生态养殖生产符合现代人类健康的要求,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

十、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通过产业合作项目的实施,利用产业扶贫与社会扶贫相结合立足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带动、群众参与”的方式,提高农村生产经营的组织化、协作化、规模化程度,努力提高贫困人口收入水平,力争综合实力增强,加快全乡脱贫致富步伐,为爱尼山乡中药材产业发展打造了活动阵地,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中国彝乡·康养小镇”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二)社会效益。水产养殖业是爱尼山乡增加农民收入的新亮点,集中精力发展水产养殖业,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推广应用关键技术发展设施水产养殖业,扩大生产规模,提高规模效益,延长产业链是增加就业机会,实现农民增加收入的有效途径。

(三)生态效益。通过项目的实施,使土地的利用更趋于合理,发展特色种植业,荒山荒坡、流转土地资源得到科学开发利用,减少水土流失。

(四)扶贫效益。通过打牢项目区发展基础,培育增收致富产业,项目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贫困群众收入渠道明显拓宽,收入大幅增长,项目完成后,将实现项目受益区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均增收1500元以上,解决贫困户持续稳定增收难题,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效。同时也可以解决7个行政村村集体经济薄弱问题,行政村村集体经济收入有了新的增长点,进一步盘活村集体经济,脱贫成果得到巩固提升,项目区有特色经济,集体经济,为实现全面小康奠定基础。

附件:1.双柏县爱尼山乡2021年沪滇扶贫协作资金建设项目工程投资预算表

          2.双柏县爱尼山乡2021年沪滇扶贫协作项目建议书        



【关闭】
相关文章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