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部门目录 >> 双柏县政府办

双柏县2021年畜牧业发展意见

索引号:11532322015171363F-/2021-08203839 公文范围:公开 发文日期:2021年04月04日 发布机构:双柏县政府办 文  号:双政发〔2021〕6号 生效日期:2022年01月19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级各部门: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三四五中全会、中央省州县经济工作会议、中央省州县农业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1号文件精神,按照“保供固安全、振兴畅循环”的“三农”工作定位,明确工作任务、落实责任分工,统一思想、统一行动,齐抓共管,确保我县畜牧业在“十四五”开好头、起好步。根据《楚雄州农业农村局2021年部分指标任务分解表》,结合我县实际,现提出我县2021年畜牧业发展意见如下:

一、工作总体思路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中央省州县经济工作会议、中央省州县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落实“保供固安全、振兴畅循环”的“三农”工作定位决策部署,以新时代新发展理念,全力推进生猪稳产保供和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两大硬任务,狠抓适度规模发展,坚持加快生猪产业结构调整促进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牛羊等草食畜规模化、稳步提升家禽及特色养殖,加快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努力构建我县现代化畜牧业养殖体系、生物安全体系、畜禽产品流通体系、肉食品加工体系,不断强化畜禽养殖投入品和屠宰及加工质量安全监管,不断增强畜产品保供能力,全力推进我县畜牧业现代化建设。

二、工作目标任务

2021年,全县实现畜牧业产值(现价)11亿元,可比价增长8.2%;完成畜禽肉类总产量3.51万吨,比上年增长62.5%,

其中出栏:生猪32.15万头、肉牛2.49万头、肉羊12.7万只、家禽82万羽,比上年分别增长78.61%、28.35%、5.05%和1.53%。生产禽蛋450吨,比上年增长50.0%。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围绕畜禽规模养殖和畜禽养殖粪污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的思路,以养促种、种养结合、生态循环,推动畜禽养殖与种植结合,粪肥就地就近还田,将畜禽养殖粪污染防治贯穿于畜禽场舍规划建设、畜禽养殖收集、输送、贮存、出栏、利用等各环节,加快畜禽养殖设施化、规模化和粪污资源化利用,打好畜禽养殖产业化发展和粪污染防治攻坚战。群防群控持续抓好非洲猪瘟、口蹄疫、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全县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群体免疫密度常年保持在90%以上、免疫抗体合格率全年保持在70%以上;畜禽病死率控制在:猪、羊3%、大牲畜1.5%、禽6%以内。努力新增年出栏生猪千头的生猪规模养殖场3个以上,新增畜禽养殖大户100户以上,持续推进生猪生产稳产保供,努力确保生猪出栏突破三十万大关。加大生猪等政策性保险工作,力争完成能繁母猪投保2.0万头、育肥猪投保15万头。加强动物检疫及监督工作,强化风险防范意识,提高工作责任心,努力确保我县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和重大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三、工作重点措施

(一)打好畜禽疫病歼灭战

1.强化免疫工作,高质量建立畜禽免疫屏障。一是按照“321”免疫规程做好生猪免疫工作。二是做好牛羊禽等强制免疫工作。三是抓好地方病种免疫工作。四是确保防疫质量。要认真落实防疫主体责任,强化畜禽养殖场户防控主体防控措施,确保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群体和免疫抗体合格率。五是做好畜禽疫情应对工作。狠抓疫情排查,通过排查,及时将疫病隐患铲除在萌芽状态,做好早发现、早隔离、早处置工作。六是控制畜禽疫病死亡率。确保畜禽病死率控制在猪、羊3%、大牲畜1.5%、禽6%以内。

2.强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迅速歼灭畜禽疫病。要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毫不松懈地抓好各项畜禽疫病防控措施落实落地落细,坚持不懈抓好非洲猪瘟、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情防控,严格落实各项有效防控措施,做好动物疫病净化工作,做到有疫不流行、不反弹、不成灾,确保可防可控并将损失降到最低。一是严格疫情报告与处置。严格落实疫情扑杀、消毒、无害化处理等措施,严防扩散蔓延。强化疫情溯源,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及时兑现畜禽疫情处置补偿资金,尽快恢复生产。二是加强群防群控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情防控。三是着力提升防控能力。强化“两场”生物防控水平,着力提升县乡村三级非洲猪瘟疫情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应对能力。四是严格落实大清洗大消毒等防控措施。五是按照早、快、严、小的要求果断处置动物疫情。

3.加强监管工作,为畜牧业保驾护航。牢固树立以检促防,防检共治,依法监管理念,做好产地检疫、定点屠宰检疫和畜禽防疫监督管理工作,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和畜禽免疫质量,确保畜禽免疫密度,确保不发生不可控动物疫情,确保不发生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一是抓检疫。认真落实“谁检疫谁出证谁负责”的检疫制度,杜绝“隔山开证”、不检疫就出证等违法行为,做到批批检、头头检、只只检,以检促防,提升动物疫病防控水平。进一步强化风险防范意识,提高工作责任心。生猪定点屠宰入场生猪持证率、派驻官方兽医实施检疫的畜禽屠宰场(点)屠宰畜禽检疫率、畜禽无害化处理率、《动物检疫合格证》电子出证和联网在线出证均达到100%,提高可追溯应用水平。二是抓监管。要围绕食品安全“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养殖和屠宰企业为第一责任人”的工作要求,强化各环节监管工作,确保养殖环节、流通环节、屠宰加工环节、入市环节等的质量安全,保障消费者吃上“放心肉”。三是抓执法。要加大畜禽养殖、流通、屠宰加工等的违法违规打击力度,要发挥打击一起教育一片等作用。进一步完善畜牧兽医行政执法工作,依法执法,执法促检,执法促防,强力推进我县现代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二)狠抓科技推广服务工作

2021年,改良猪品种2.5万胎、肉牛0.6万胎,种公羊串换600只,举办畜禽科学技术培训1.2万人次,新增畜禽养殖大户100户;推广青贮饲料8万吨和氨化饲料3万吨,开展人工牧草种植1万亩以上。大力开展种草养畜工作,努力实现畜禽日粮均衡供养直线生长。继续开展粮改饲工作,种植青贮玉米1.5万亩以上,制作全株玉米青贮4万吨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6%。持续推进畜禽标准化示范和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良种良法技术、畜禽规模养殖备案和直联直报工作,大力开展畜禽种业调查、申报项目工作,打牢我县畜禽种业基础。实施好滇中黄牛资源保种场建设项目、争取滇中黄牛保护区等项目,抓好畜禽养殖设施化、机械化规模养殖,提高畜牧业科技贡献率。

(三)持续推进生猪稳产保供

持续压实行政首长负总责和“菜篮子”行政首长负责制,压实责任,将生猪稳产保供工作落实落细,促进生猪生产全面恢复,确保生猪稳产保供工作强力推进。要坚持补栏增养和疫病防控相结合的原则,推动生猪适度规模养殖和生猪标准化示范养殖。引导生猪屠宰加工逐步减少活猪长距离调运,推进“运猪”向“运肉”转变。加强市场监测和调控,做好猪肉保供稳价工作,打击扰乱市场行为。加大禽类、牛羊等生产,引导优化肉类消费结构。

1.抓实生猪保险。2021年,能繁母猪保额为1100元/头,保费60元/头;育肥猪保额700元/头,保费32元/头;继续实施生猪保险工作,进一步增强生猪养殖风险抵御能力。按照生猪养殖场(户)自愿投保的原则,广泛宣传发动,力争完成投保能繁母猪2万头和育肥猪15万头的目标。

2.抓实低息融贷。做好生猪等养殖用于购买饲料、种猪、仔猪等方面的生产流动性资金和新建、改扩建猪舍的建设资金贷款工作,县级部门要加大与信贷部门协调,争取低息贷款,加大信贷支持发展生猪养殖等工作。

3.抓实疫情偿。进一步落实非洲猪瘟强制扑杀补助政策,按照1200元/头的扑杀补助标准,支持做好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及时拔出疫点,阻断疫病传播,防止疫情蔓延。

4.抓好规模发展。认真领会《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积极争取新建畜禽适度规模养殖场(户)扶持,增加畜禽产能和提升畜产品保供能力。

5.加强监管执法。要加强猪肉市场监管,严禁打击私屠滥宰,调运贩卖病死猪等违法违规行为,确保注入市场的正常秩序。

6.强化服务保供。要继续牢牢稳住规模养殖场恢复生猪生产,引领带动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扩能保供。积极协调金融部门加大对生猪养殖企业(场、户)放贷,帮助散养解决购买仔猪和饲料资金不足,防御能力弱等困难,促进生猪产业全面恢复。

7.狠抓疫病防控。继续抓好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严格落实防控责任和防控措施,为恢复生猪生产提供强有力的防御保障。

(四)加大扶持力度,强基固本促发展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0〕31号)文件精神,结合绿色食品牌建设工作和农业农村部提出的“坚持抓大不放小,加强对小养殖场户的指导服务”“实施牛羊发展五年行动计划,增加基础母畜存栏”“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等工作措施。加大对生猪、肉牛适度规模养殖的扶持力度,增加生猪、肉牛规模养殖比重,提高生猪、肉牛生产能力和保供力。

(五)持续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

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紧扣到2025年畜禽养殖规模化率和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70%以上和80%以上,到2030年分别达到75%以上和85%以上的目标。抓实畜禽养殖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促进畜禽粪污还田利用。推进畜禽规模养殖场建立粪肥生产、还田和粪肥施用台账,深入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

 

附件:双柏县2021年畜牧业生产任务指导性分解表

 

2021年4月2日

(此件公开发布)

解读:《双柏县2021年畜牧业发展意见》

文章附件(点击下载):

  • 附件:2021年畜牧业生产任务指导性分解表.xlsx


相关文章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