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部门目录 >> 双柏县大庄镇

大庄镇:“小金豆”成就“大产业”

索引号:dzz -/2024-0808002 公文范围:公开 发文日期:2024年08月08日 发布机构:双柏县大庄镇 文  号: 生效日期:

乡村要振兴,产业要先行。近年来,大庄镇不断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着力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大力发展早青蚕豆等一批经济效益好、市场前景旺、带动能力强的特色产业。通过创新种植、加强技术指导、塑造特色品牌及市场推广,成功将早青蚕豆转化为农民的“金豆子”,不仅盘活了土地资源,同时也丰富了市场“菜篮子”、鼓起了群众“钱袋子”。

做实“规模化”文章,以“转”提质

大庄镇将早青蚕豆产业作为全镇重点产业来抓,根据土壤、水利灌溉等生产条件,优化土地利用,最大化实现区域连片压茬种植。一是盘活资源夯根基。大庄镇积极盘活村集体和村民闲置资产资源,动员35户农户流转1750亩耕地集中连片种植,实现土地集约利用、农田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实施高标准提质改造整合土地1650亩,其中“早青蚕豆”种植约1400亩,占近几年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的84.8%。

二是创新模式提效益。大力推行“小块连片+轮茬套种”的种植模式,推广早青蚕豆+烤烟套种,利用烤烟种植和玉米种植采收后的余肥、烟秆套种青蚕豆。2023年大庄镇烟后种植蚕豆5950亩,占种烟面积的71%,实现产值2380万元,不仅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还大幅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三是统防统治强保障。大庄镇采取统防统治的方式,对青蚕豆产业发展中的农机运行、科学种植、田间管理、防灾防虫、施肥技术等内容给予指导,同时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种子、化肥,实现稳粮增收。

做好“优质化”文章,以“带”共富

一是提升能力,培育“生产力”。大庄镇突出打造大庄青蚕豆特色精品园,推行“党支部+村级合作社+职业经理人”发展模式,扶持发展科技示范户、种植大户、生产合作社,成立特色农产品种植合作社18个,全镇建成连片种植示范基地52个,加快了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蓬勃发展,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是汇聚人才,注入“新血液”。落实“基层党组织+乡村技术能人”组织模式,通过组织召开村“两委”班子会、党员大会、主题党日、结对帮扶日等契机,动员村组干部、党员以及有意愿的种植户等力量,全镇培育种植大户55户,组织各种技术培训和交流活动,促进新技术和新品种的推广与应用。三是科技驱动,打造“助推器”。邀请州、县农技专家深入田间地头,镇农技中心派出党员志愿服务队,针对青蚕豆的种植特性开展现场指导14场次,确保种植户能掌握提高蚕豆产量和质量的关键技术,推动蚕豆种植产业提质增效。

做强“品牌化”文章,以“特”破局

大庄镇早青蚕豆种植历史长达40年,得益于光热、地理、水利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每年大庄镇第一批早青蚕豆可于11月上市,填补了冬季蔬菜市场的空白,种植出的青蚕豆豆粒饱满、颜色鲜翠、口感甜糯,备受消费者青睐。

一是精心策划讲好“蚕豆故事”。为了让这份美味走出田野,拓宽销路,大庄镇挖掘本地特色美食文化,精心策划推出豆米粑粑、豆米腌菜汤等色香味俱全的系列乡愁美食报道,倾力打造“大庄青蚕豆”这一金字招牌。二是线上线下打造外销平台。聚焦种业和电商“两端”,进一步加强“互联网+”销售平台建设,深化与电商平台合作,为大庄镇区域品牌的价值及影响力不断提升提供良好平台。三是稳定市场助民增收。引导经济实力强、信誉良好的经营主体加入本地早青蚕豆产销体系,建立收购点8个,推动山里的青蚕豆走销昆明、上海、广州等省内外市场。2024年,全镇预计发展绿色生态蚕豆26500亩,可产蚕豆鲜荚1113万公斤、青豆米371万公斤,可实现产值近6000万元。

绿浪翻滚产业兴,十里山风蚕豆香。抓有机、创名牌、育龙头、占市场、建平台,把小蚕豆变成“金豆豆”,只是大庄镇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如今的大庄,特色产业遍地开花,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绘就。



相关文章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