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要振兴,道路畅通是关键。一条条产业道路不仅畅通了村镇“最后一公里”,更顺应了民意、温暖了民心,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力助推器。近年来,大庄镇着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为产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子”,为乡村振兴铺就了一条“致富路”。
长久以来,由于桃园村地理位置偏远,山高坡陡箐深,交通条件落后,原本距集镇直线20公里的距离,农户却一直仅能依靠山村土路从大鸡公路绕道而行,达到集镇一趟需要花费近3个小时的时间。同时,农户种植的冬早蔬菜、西瓜等经济作物因受交通不便的影响,要么蔬菜烂在地里也无法销售,要么仅被一家收购商垄断,价格低廉,有时连种植成本都收不回,导致当地群众发展产业后劲不足。出行难、农副产品滞销、运输成本高等成为了发展生产、提质生活的根本难题,也严重影响了桃园村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大庄镇先后整合项目资金917.5万元实现从代么古大桥至桃园村委会一条长10公里的产业道路建成通车,桃园村委会辖区内农户到达集镇单边耗时从原先的近3小时缩短到了现在的40分钟。在青山绿水的掩映下一条宽阔平坦的产业道路蜿蜒其中,村民们开着农用车、三轮车和摩托车往返在新修好的产业道路上。在产业道路两旁,一个个圆滚滚的西瓜躺在绿油油的瓜地里等待采摘,地垄边瓜农忙碌的身影诉说着丰收的喜悦,一筐筐皮薄瓤红的大西瓜被装上货车,满载西瓜的货车疾驰在这条宽阔的产业路上,走出大山的不仅仅是西瓜,更是瓜农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瓜农王大爷高兴地向我们说道:“以前这条路坑坑洼洼,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就连邻村请客吃杀猪饭,我们村都没人愿意去,现在这条路修通了大家生活也方便了。你们看我种的这些西瓜,现在路好了,有很多老板给我打电话挣着收购,我的瓜再也不愁卖哩。”
看着蜿蜒盘旋的产业路,桃园村党总支朱家顺自豪而又兴奋的说道:“在没有修通这条产业路之前,肥料、农产品的运输十分困难,不仅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更是直接导致部分较远的耕地被撂荒。现在路修通了,不但运输方便了,山上撂荒的土地也都全部复耕了,今年我们村准备大力发展烤烟种植产业和冬早蔬菜种植产业。”
自新公路建成通车后,桃园村彻底告别了人背马驼的窘境,辛勤耕作出的农产品再也不愁销路,种植的冬早蔬菜、西瓜、早青蚕豆等越来越值钱,户均每年可实现增收8万元,钱袋子越来越鼓,生活越来越有盼头。
民生工作无小事,群众利益是大事。桃园村产业道路建设仅是自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大庄镇在民生工程建设上的一道缩影。下步工作中,大庄镇党将根据各村产业发展需求,因地制宜,继续探寻产业发展之路,通过产业路搭建起乡村振兴“快车道”,把乡村产业有效串联,让群众更高效地共享乡村振兴红利,不断巩固提升生活幸福感、获得感,为乡村振兴夯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