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部门目录 >> 双柏县政府办

双柏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双柏县推进质量提升三年行动工作方案2024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索引号:11532322015171363F-/2024-0130003 公文范围:公开 发文日期:2024年01月30日 发布机构:双柏县政府办 文  号:双政办通〔2024〕1号 生效日期:

各乡镇,县级相关部门:

《双柏县推进质量提升三年行动工作方案2024年工作要点》已经县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2024年1月30日

(此件公开发布)

双柏县推进质量提升三年行动工作方案2024年工作要点

为贯彻落实州委州政府、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快建设质量强州强县有关部署,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全面提升我县质量总体水平,根据《双柏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双柏县推进质量提升三年行动工作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双政办通〔2023〕15号),结合我县质量工作实际制定2024年工作要点。

一、总体工作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和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加快建设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意见,围绕“3815”战略发展目标,打造“绿孔雀”超级IP品牌,持续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绿色发展特色县,牢固树立质量第一意识,聚焦文化旅游、生态农业、绿色食品加工、中药材加工、林产品加工等重点产业质量难点,提升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着力推进我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到2024年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质量进一步提升,单位GDP资源能源消耗降幅完成州下达任务;高质量产品、工程和服务供给 与需求更加适配,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提高到95%,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达到98%以上,食品安全评价性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工程质量抽查符合率不断提高,城镇新建建筑绿色建筑占比达到99%,服务可及性、便利性和满意度全面提升。

二、主要工作任务

(一)保障民生消费产品质量安全

1.保障特色优质农产品食品供给。按照“四个最严”要求,保障农产品食品安全。强化农产品监管,严控农药兽药残留、重金属、食品污染物等安全风险,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培育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和达标合格农产品,建设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全面推进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创建和食品安全“两个责任”落实。实施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加强食品安全全过程监管,严把生产加工、流通销售、餐饮服务各个关口,确保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达到98%以上。(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县卫生健康局、县市场监管局、县工信商务科技局、县检验检测所,各乡镇人民政府)

2.提升特色消费品质量。开展消费扩容提质行动、质量惠民行动,推动消费品“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形成品种丰、品质优、品牌强的双柏特色产品生产供给体系,加快促进特色消费品制造业创新升级。突出茶叶、生猪、肉牛、蔬菜、核桃、水果、中药材、花卉、食用菌、彝绣等特色消费品产业,制定完善产品标准体系,满足多样化、多层级消费需求,推动线上线下有机融合,实施“数商兴农”“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快递进村”工程,畅通乡村物流双循环。加强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融合流行时尚和民族特色,培育一批文化底蕴深厚、民族特色鲜明、市场占有率高、附加值高的特色消费品品牌。2024年新增特色消费品商标注册55个。

(牵头单位:县工信商务科技局;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发展改革局、县文化和旅游局、县市场监管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3.推动建筑工程品质提升。严格落实住房和市政、交通、水利各领域建设工程各方主体责任。推进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认真落实工程质量安全手册,健全以工程质量管理行为和实体质量控制标准化为核心内容的工程质量评价机制。推进住宅工程项目质量监督、主体责任、工程验收和备案、质量承诺、质量保修和质量投诉等信息公示制度。开展预拌混凝土质量专项抽查和工程质量检测专项治理行动,严厉查处质量不合格和检测数据造假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强绿色建材、重点设防类建筑减隔震技术推广使用,在乡镇、农村新建建筑中推广绿色建材。加强建材质量监管,督促落实建材生产和供应单位终身责任及使用单位质量责任。服务可及性、便利性和满意度全面提升,工程质量抽查符合率不断提高,2024年城镇新建建筑绿色建筑占比达到99%。(牵头单位:县住房城乡建设局;责任单位:县交通运输局、县水务局、县工信商务科技局、县市场监管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二)提高重点产业发展质量水平

4.打牢重点产业质量基础。深入实施产业质量基础提升工程,聚焦短板,推动文化旅游、绿色工业、生态农业、中彝医药等重点产业基础、先进工艺、关键材料质量攻关、技术研发。加强技术创新、标准研制、计量测试、合格评定、知识产权、数字经济等产业技术能力建设,强化全产业链质量管理和产品质量管控能力提升。围绕重点产业,加强政策保障,加大资金投入。(牵头单位:县发展改革局;责任单位:县文化和旅游局、县工信商务科技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卫生健康局、县财政局、县检验检测所、县市场监管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5.促进特色农产品优质高端。大力发展现代种业、现代农业、绿色农业、智慧农业,全面推进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推行标准化、规范化、品牌化、绿色化生产,开展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试点,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推进农产品精耕细作、精深加工和营养品质评价、分等分级,延伸农产品产业链。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监测,推广应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推动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100%上线国家平台。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推动85%以上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通过“双认证”。严格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持续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和风险监测,坚决整治农产品农药兽药残留超标问题。着力发展“两品一标”农产品,培育一批名、特、优、精、新、稀农产品,培育一批省级、州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促进特色农产品优质高端。2024年新培育“两品一标”农产品认证20个以上。(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县工信商务科技局、县市场监管局、县检验检测所,各乡镇人民政府)

6.提升中彝医药产业发展质量。强化打造中药材“一县一业”品牌,坚持市场需求导向、企业主体作用,发挥彝医药特色,以强龙头、建基地、创品牌、补链条为着力点,加大政策扶持,做强龙头企业,加快新产品研发,大力推动中彝医药加工和原料药材基地建设,积极探索林药、果药、光药结合等复合立体种植模式,种植茯苓、白扁豆、金银花等优势道地品种,推进中彝医药产业特色化、规模化、集群化高质量发展。积极探索“林药”结合模式,着力打造建设全州中药材种植大县、全州道地药材交易中心、全州中药材加工基地、全州中药材研发基地。围绕《中国药典》要求,建立健全道地药材生产技术标准体系和质量控制体系,提高双柏县中药材产品质量。2024年打造中药材种植示范样本9个、中药材种苗培育基地2个以上,申报认证中药材品牌4个以上。(牵头单位:县工信商务科技局;责任单位:县卫生健康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市场监管局、县检验检测所,各乡镇人民政府)

(三)推动新技术新业态高质量发展

7.增强信息技术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鼓励企业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开展基于用户交互信息的大数据应用,加强质量控制与全产业链追溯,发展个性化定制、产品差异化创新、线上销售和服务等新模式。严格落实数据安全管理认证制度,提升企业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能力。推进实施5G应用“扬帆”云南行动计划,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支持龙头企业开展智能制造、5G应用试点示范。2024年制造业关键生产过程数字化改造和智能制造开展示范项目建设有新的突破。(牵头单位:县委网信办;责任单位:县发展改革局、县工信商务科技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8.提升线上经营产品和服务质量。支持企业构建形式多样的线上消费场景,提升网络消费体验。强化网络交易活动监管,督促企业履行经营主体责任,认真履行好商品及服务质量、广告、价格、知识产权、消费者权益、用户个人信息及隐私保护等方面的法律责任。推动传统商贸数字化转型,支持直播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培训一批电商龙头企业,重点推进双柏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后续项目、建设打造电商直播基地等产业载体,推进电子商务持续健康发展。积极参加网上年货节、“云品乐购专区”等各级组织的网上促销活动,促进特色产品销售,2024年力争电子商务交易额增长20%以上。(牵头单位:县工信商务科技局;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市场监管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四)着力提升服务品质

9.引导生活性服务业高品质发展。结合城市建设和老旧小区改造,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创新服务业态和商业模式,鼓励养老、育幼、家政、物业等传统服务业转型升级。贯彻落实《云南省物业管理规定》,有效提升物业服务质量。推动滇菜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化发展,大力发展预制菜产业,鼓励清珠农业、云牧食品等企业利用野生菌、甜菜等农特产品进行预制菜产品开发,实现“菜篮子”向“菜盘子”转变。支持农村寄递物流基础设施改造提升,推进“快递进村”,提升“最后一公里”投递服务能力。持续推进“虎文化之乡”“绿孔雀之乡”品牌,启动绿孔雀乐园项目建设,力争白竹山旅游度假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一季度完工。力争开发精品乡村旅游线路2条,打造特色旅游小镇2个,森林康养休闲旅游基地2个。(牵头单位:县发展改革局;责任单位:县文化和旅游局、县住房城乡建设局、县工信商务科技局、县卫生健康局、县市场监管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10.提升生产性服务业质量。进一步培育壮大生产性服务龙头企业,支持各类市场主体提供多种形式的生产性服务,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企业“上规入统”,尽快形成经济增量。推进高速公路、物流快递等多种形式的运输业发展,提高运输安全保障和服务质量。加快发展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科技金融,增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能力。着力发展研究开发、技术转移、创业孵化、检验检测、知识产权、农技推广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促进现代服务业与现代农业、绿色新能源、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2024年新增规模以上服务业5户,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达1000万元。(牵头单位:县发展改革局;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工信商务科技局、县市场监管局、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云南省双柏县分公司,各乡镇人民政府)

11.提高公共服务效能。加强公共服务质量满意度测评和整改提升,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推动政务服务事项集成办理,加强便民服务设施建设,推进公共配套设施适老化、适儿化、无障碍改造。实施养老服务质量提升计划,实施特困人员养老服务设施(敬老院)改造提升、托育服务机构建设和普惠托育服务提升工程。发展社区和居家医养结合服务,提高医养结合服务质量,打造医养结合优质服务单位、基层医养结合机构。建立完善医疗质控体系网络,提升医疗质量管理水平。督促水、电、气等公用事业企业公开服务内容、流程和资费标准,严格执行公示内容,2024年完成5所养老机构设施及服务能力提升改造,新建村(社区)日间照料中心3个,“老年幸福食堂”2所。(牵头单位:县政务服务局;责任单位:县发展改革局、县民政局、县住房城乡建设局、县卫生健康局、县教育体育局、县市场监管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五)大力激发质量创新活力

12.激发质量创新动能。贯彻落实各项质量领域创新机制,积极争取对质量领域基础性、原创性研究和关键技术的科技计划支持。围绕绿色能源、绿色农业、现代种业、生物医药、智能制造、储能制造、林产品加工、矿产资源开发等重点领域,紧盯国家、省、州政策导向,千方百计争政策、争项目、争资金、争示范,实施一批质量攻关项目。围绕重点产业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做大做强实体经济质量,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提升质量控制信息化水平。加强专利、商标、地理标志、植物新品种等知识产权的创造和保护,提升知识产权运用和服务水平,推动质量创新成果转移转化。2024年新增企业标准1条、新增发明专利1件。(牵头单位:县工信商务科技局;责任单位:县发展改革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市场监管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13.增强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强化科技创新推动质量提升的战略支撑作用,引导以茶叶、食用菌、香精香料等重点绿色食品加工业,加大质量技术创新投入。保护企业质量创新积极性,支持企业建设制造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等创新平台,鼓励和支持协同推进创新、专利布局、标准研制、资源共享和成果推广应用。深化与南京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云南农业大学等高校在人才培养、生物医药、种质资源等领域的合作,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支持企业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质量和转化运用效益。发展智能、绿色和服务型制造,提升产品质量、技术和工艺水平。鼓励企业参与国家、行业标准制定,推动质量创新成果转化为标准和实现产业化应用。2024年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户以上。(牵头单位:县工信商务科技局;责任单位:县发展改革局、县教育体育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市场监管局、县供销社、县检验检测所,各乡镇人民政府)

14.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整体质量水平。充分发挥重点龙头企业作用,支持产业链“链主”企业、科技领军企业,联合上下游企业、科研院所组建创新联合体,围绕现代农业、绿色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问题。加强食品农产品追溯码、物品编码、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推广应用。督促企业落实质量主体责任,加快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加强产业链上下游质量管理联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整体质量水平。2024年新增质量管理体系认证1户。(牵头单位:县发展改革局;责任单位:县工信商务科技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卫生健康局、县市场监管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15.发挥质量基础设施服务支撑作用。发挥质量基础设施综合服务效能。以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为目标,深入推进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和应用,以州检验检测认证院为依托,县检验检测所为阵地,优化完善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有机融合质量、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要素,重点面向中小微企业开展质量技术服务行动。引导企业运用云南省标准化信息传递服务平台,方便快捷获取标准信息服务。开展质量基础设施助力行动和伙伴计划,推动仪器、设备、实验室等资源共享。(牵头单位:县检验检测所;责任单位:县工信商务科技局、县市场监管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16.培育创建优秀质量品牌。重点围绕天然健康产品开发、中药配方颗粒、植物提取物等集聚科研力量开展联合攻关,引导企业开展道地药材重点品种商标注册、GAP等申报认证,积极申报创建各类质量品牌,培育壮大双柏品牌,进一步提高双柏县各类产品、商品市场竞争力,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优势企业,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和服务附加值,推动建立以质量和诚信为核心的品牌文化,形成强有力的品牌竞争优势。加强“老字号”培育保护创新发展。实施农业品牌建设和地理标志保护工程,培育农业品牌精品。加强工业质量标杆遴选,实施工业质量品牌提升重点项目,引导工业企业加大质量品牌投入。培育家政服务行业品牌。加强品牌宣传推介,开展中国品牌价值评价,积极组织和参加中国品牌日、南博会、旅交会、农博会等宣传展示活动,树立双柏产品、工程和服务的高质量品牌形象。2024年新增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或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个。(牵头单位:县工信商务科技局;责任单位:县发展改革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文化和旅游局、县民政局、县住房城乡建设局、县水务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市场监管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17.发展壮大质量人才队伍。有针对性地加强质量、标准、检验、品牌方面知识培训。积极引进和培养一批质量领军人才和高级管理人员,支持符合条件的质量领域高层次人才申报“兴楚英才”“首席技师”,开展注册计量师资格考试和质量领域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审,鼓励企业实施首席质量官制度。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围绕旅游、家政、养老、康养、医疗护理、工程建设等领域,加强从业人员质量管理能力和技能培训。(牵头单位: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责任单位:县工信商务科技局、县民政局、县市场监管局、县教育体育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三、强化保障措施

(一)加强政策保障支持。不断完善强化“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合、企业主责、社会参与”的质量工作格局,构建统一高效的质量工作体制机制,加强质量工作统筹协调和督促检查。加强财政支持,将质量提升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加大对质量基础建设、质量提升行动、质量激励扶持、质量工作宣传的保障支持力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落实企业质量提升活动符合条件的研发费用支出税前加计扣除政策。支持企业运用保险手段强化产品质量保障、服务承诺兑现和消费争议解决。(牵头单位:县财政局;责任单位:县税务局、县工信商务科技局、县市场监管局、人行双柏县支行,各乡镇人民政府)

(二)加强质量安全监管。认真落实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互联网+”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全面落实企业质量主体责任和质量追溯体系,推动企业实施质量和服务承诺,严格履行缺陷召回、质量担保责任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法定义务。开展食品、药品、工业产品、工程建设、旅游市场等领域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围绕社会热点和群众关注焦点,加大质量监督抽查力度和行政执法力度。推进行刑衔接,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侵犯知识产权、工程质量违法违规行为。(牵头单位:县市场监管局;责任单位:县公安局、县住房城乡建设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工信商务科技局、县文化和旅游局、县水务局、县交通运输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三)发挥质量激励示范引领作用。积极培育高质量发展先进典型,动员组织企业积极申报云南省、楚雄州人民政府质量奖、云南省专利奖等各类奖励。发挥政府质量奖等各类获奖企业示范带动作用,常态化开展先进质量管理经验宣传推广。加强考核检查,将质量工作持续纳入对县级有关部门大比拼考核,加强考核结果运用。加强质量提升成效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组织开展好“质量月”等宣传活动,营造人人关心、参与、推动质量提升的良好氛围。(牵头单位:县市场监管局;责任单位:县实施质量强县战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各乡镇县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将提高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作为加快建设质量强县、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纳入议事日程,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县实施质量强县战略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统筹协调,将任务落实情况纳入年度质量工作考核。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见效。各成员单位于每年6月1日、12月1日前向县实施质量强县战略领导小组办公室(县市场监管局,联系电话:0878-7712139)报送工作落实情况。

附件:重要指标年度计划

 

序号

指标

2022

2023-2025年度目标细化

2023年度

2024年度

2025年度

1

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

92.88%

93.5%

95.0%

96.0%

2

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

97.5%

97.8%

98.0%

98.0%

3

食品安全评价性抽检合格率

98.0%

98.2%

98.0%

98.5%

4

城镇新建建筑绿色建筑占比

83.29%

85.0%

99.0%

100%

 

解读:《双柏县推进质量提升三年行动工作方案(2023—2025年)》



相关文章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