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部门目录 >> 双柏县大麦地镇

大麦地镇:党建“纽带”串起基层治理“千条线”,乡村发展扬帆正当时

索引号:dmd -/2025-0819001 公文范围:公开 发文日期:2025年08月19日 发布机构:双柏县大麦地镇 文  号: 生效日期:

近年来,大麦地镇立足本地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党支部+农户”基层治理模式,针对万寿菊种植,因地制宜走“小而精”发展路线,通过党建引领将产业发展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在万寿菊产业发展中,该模式成效显著,有力推动了万寿菊从育苗到移栽阶段的顺利进行。

固本培元强堡垒,激活党建引领“红色动能”

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建立“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三级联动机制,将党组织的触角延伸到每个村落角落,统筹推进基层治理与产业发展。通过“党员联户”活动,每位党员联系若干农户,既收集农户在万寿菊育苗、移栽等生产环节的意见建议,又摸排基层治理中的矛盾隐患,实现“联户联心”。

为保障万寿菊育苗质量,党支部组织党员干部带头学习先进育苗技术,通过“党员示范地”开展现场教学,帮助农户掌握关键技术。在底土、邦三、野牛、大麦地村委会经党员示范带动,万寿菊种苗育苗成活率从原本的80%提高至95%以上。

(底土村委会党员示范地)

(野牛村委会党员示范地)

(大麦地村委会党员示范地)

(邦三村委会党员示范地)

链条延伸促共赢,培育联农带农“金色产业”

以“企业+党支部+农户”模式为抓手,大抓联农带农,推动万寿菊产业全链条发展。在万寿菊移栽阶段,党支部邀请万寿菊种植技术顾问开展技术培训,今年共举办4场培训,培训农户达280人次。并组织“党员先锋队”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户科学控制移栽密度、规范浇水施肥。创新“1+N”帮扶机制,即1名党员技术骨干结对帮扶N户农户,今年已帮扶7户缺乏技术的农户完成移栽工作。

党支部积极对接万寿菊收购企业,签订万寿菊订单收购协议。数据显示,自该模式推行以来,村集体种植11亩村集体经济收入预计增加5万元,参与种植的农户预计人均年收入增加4000元,实现“支部有作为、群众得实惠”。目前,底土、邦三、野牛、大麦地村委会万寿菊种植面积已达132亩,带动58户农户参与种植,预计今年总产值可达59万元。

多元共治优服务,厚植基层治理“幸福底色”

坚持大抓基层治理,将产业发展与民生服务、矛盾调解等工作统筹推进。建立综治中心“一站式”为民服务平台,党员和村干部轮流值班,为农户提供代办社保、户籍等民生事项、矛盾纠纷化解、社会治安防控、基层平安建设等“一条龙”服务,让群众“只进一扇门,能办多件事”。

针对产业发展中可能出现的土地纠纷等问题,成立由党员、乡贤、村民代表组成的“和事佬”调解小组,建立“日常巡查+定期研判”机制,主动排查矛盾隐患。今年以来,全镇调解小组已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49件,化解成功32件,信访案件群众满意率保持100%。此外,党支部聚焦弱势群体,定期走访慰问困难种植户、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今年上半年已走访慰问约3200人次,既送去生产物资支持产业发展,又传递关怀温暖,切实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目前,万寿菊正处于茁壮成长阶段,“党支部+农户”模式的实践成果充分证明,联农带农与基层治理协同发力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路径。下一步,大麦地镇将持续深化该模式,加强万寿菊田间管理技术指导,探索“产业+文旅”融合发展,同时完善基层治理网格体系,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强保障。



相关文章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