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发现在经常、上报及时、处置快速、跟踪到位,村党总支很得力,网格员很负责,我们很安心!”普龙社区优秀网格员奖励会现场村民普大姐的由衷赞叹,道出了大麦地镇基层治理深入人心的温暖回响。今年以来,大麦地镇认真落实基层治理“四项机制”,在9个村(社区)以下划分乡村基层治理网格145个,在此基础上精细划分微网格298个,配备网格员、微网格员298名,通过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各级网格员“前哨”作用,真正实现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回应民声,把大事化小、小事办实,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把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

民情速递,他们是村居“直通车”
民生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大麦地镇始终聚焦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通过将党组织触角延伸到每个村组、每户人家,构建起“党员带头、群众参与、共建共享”的治理新格局,用“微治理”撬动“大幸福”。普龙社区党员普兴明作为网格的一员,主动串联组员,解思想困惑、帮实际难题,以强执行力与亲和力凝聚小组力量,是支部信赖、组员认可的“领头人”。在日常工作中,他主动出谋划策,召开小组会议协商调整,多次带领村民兴修沟渠,保证村民生产用水。雨季埂井村生活用水管路多处损毁,他一边积极上报普龙社区对接,另一边组织村民采买水管,带领村民修复管路,成功保证村民生活用水。“现在生活用水保障了,做饭方便了,庄稼也不愁了,我们心里踏实多了。”村民老张的切身感受,正是大麦地镇村级治理提质增效的生动写照。

同心聚力,他们是村组“连心桥”
在普龙社区,8至10户村民便组成一个微网格,网格长李旺发主动关心村民思想,及时反映诉求,带领党员、村民积极参与修复灌溉沟渠等各项活动,积极解决实际问题,增强村民凝聚力。将人居环境整治纳入网格化管理体系,定期组织清理村间五堆十乱,清除道路两旁、活动广场杂草,栽花种树。漫步在村间整洁的小路上,站在古树下,仿佛坠入了一个如诗如画的世外桃源。这一刻,网格员化身“巡查员”“宣传员”“整治员”,他们用行动诠释党员本色,成为身边人信赖的榜样,打造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彝族村落。

时刻准备,他们是村民“守护者”
依托微网格“四项机制”,大麦地镇的网格员们练就了“眼尖、腿快、心细”的本领,无论是独居老人的生活照料需求、公共设施的老化失修隐患,还是汛期避险转移,网格员们总是冲在最前面。卧马都村委会网格长李杰便是典型代表。8月汛期,连日暴雨浸泡让山体边坡失稳,江水上涨,道路也出现多处小型塌方,江边停放的挖机摇摇欲坠,随时可能划入江中。网格长李杰发现这一情况后,立刻联系普龙社区及附近5名网格员,不一会儿,就与车主取得联系,并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转移挖机,避免造成安全事故和财产损失。“关键时刻,还是网格员靠得住,这个微网格,真是派上了大用场!”路过的群众纷纷竖起大拇指。

“能当网格员,是大家对我的信任,帮大伙办实事,我心里特别踏实。而且季度、年度评选上优秀还有生活用品奖励,干着更有劲头了!”普龙社区优秀网格员代表的话,说出了许多网格员的心声。激发网格员动力,是网格化管理的关键所在。大麦地镇充分发挥村(社区)自身优势,以普龙社区为试点,积极探索创新,建立网格员奖励机制,将收集居民信息、征集上报社情民意、安全检查、政策宣传、巡查整改环境卫生、参加志愿服务等纳入跟踪档案,直接转化为评选优秀网格员的“积分”,作为季度、年度评选优秀网格员依据。优秀网格员可获得社区颁发的生活物品奖励,真正让网格员“干事有动力、付出有回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