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早,家住安龙堡社区安龙堡村的李仙美就挎着包来到本村烤烟种植大户施晓琼家里,开启一天的分拣烟叶劳作。

“这段时间正是采烤旺季,他们请我来分拣烤烟,每天有120块钱,还能照顾家里,比出去打工强多了。”李仙美说道。
伴随着“沙沙”的整理声,李仙美和来自周边村庄的村民围坐在一起,大家手脚麻利地将烟叶按长短、颜色品质分级分类、捆扎。这种季节性务工,不仅为烟农解决了劳动力紧缺的燃眉之急,也为周边赋闲在家的村民提供了家门口灵活就业的机会,让更多群众有活干、有钱赚、顾好家。

据悉,安龙堡乡今年种植烤烟7250亩,涉及743户农户。规模化发展不仅为种植户带来可观收益,同时“特色产业+灵活务工”融合模式有效带动周边群众就业,从种植、采摘到分拣加工,将零散劳动力与烤烟产业链各环节精准对接,提供季节性就业岗位70余个,带动群众人均增收6000元以上,实现挣钱顾家两不误。

“以前打工要出远门,心里最放心不下孩子。现在好了,农忙种地,农闲在家附近可以挣钱补贴家用,收入不比在外打工差,还不耽误照顾老人孩子,日子更有奔头了。”矣春燕道出了这份家门口工作的幸福。

今年来,安龙堡乡立足不同群体就业需求和区域产业特色,聚焦群众“就业难”与“顾家难”的双重矛盾,以“产业带动就业、就业促进产业”模式推动“产业+就业”深度融合,发挥本土资源优势,鼓励培养种养殖大户,引入龙头企业,因地制宜培育西红柿、白扁豆、金银花等“家门口”特色产业,深挖季节性用工需求,在田间管理、种植采收、分拣包装等环节,为周边群众创造大量灵活就业岗位,将群众灵活就业深度嵌入农业产业链,辐射带动特色产业规模化发展。同时联动乡村党群服务中心、零工驿站,打造“家门口的务工车间”,延伸就业服务阵地,深化就业服务指导,定期组织劳动技能培训,用好智慧安龙堡“零工劳务”就业服务平台,统筹用工需求,实现供需精准对接,通过带动一批、辐射一片促进群众“就近就业、灵活创收”,激活“家门口经济圈”,实现特色产业发展与群众增收同频共振。

截至目前,安龙堡乡打造“家门口的务工车间”3个,带动就业500余人,以家门口就业模式让群众端稳就业饭碗,让守望幸福不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