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元谋县紧扣数字乡村建设目标,聚焦农业生产关键环节,在工厂化育苗、农业大数据应用、高效节水灌溉等领域持续发力。随着数字技术与农业深度融合,强劲动能注入传统农业转型升级进程,一幅科技兴农的崭新图景正徐徐展开。
走进云南思农蔬菜种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育苗车间,一排排整齐的育苗盘里,嫩绿的种苗舒展新叶,工人们借助智能终端查看温湿度数据,只需轻点屏幕,就能完成灌溉、施肥、喷药等操作。
公司副总经理杨长凤介绍:“我们苗场安装了几十台先进的大数据设施设备,能实时掌握大棚里的温度、湿度和光度,还能有效控制病虫害。这样一来,工厂化育出的苗病害发生率相对较低,降低了后期的种植风险。”育苗车间依托物联网系统精准把控幼苗培育周期,已然勾勒出“数智”种植的雏形。
而元谋县农业大数据中心则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走进大数据中心,智慧大屏上15个数字农业示范基地的数据实时跳动。中心构建起涵盖4大板块、11套子系统的数字化体系,借助“元谋数字农业”App实现数据共享与应用。其中,“菜园数字孪生平台”运用3D建模技术,实现对13家蔬菜基地可视化监管,为政府、企业和农户提供全流程大数据支撑,有力推动农业生产向智慧化迈进。
元谋县农业农村局市场信息化和科学技术股股长李绍云说:“我们在基地安装了物联网设备,农业管理人员在手机App上就能够实时了解各种植基地的情况,为制订种植方案和决策提供依据。外来客商通过平台能够快速了解元谋的土壤、气候以及投资方向等。对于农户,平台能及时提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市场信息,让农业种植更高效、科学。”
元谋县果然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15家企业的10500亩果蔬基地里,3700多个传感器与摄像头构建起物联网网络,实时采集数据。通过分析市场大数据,能够精准调整种植规模与品种,并及时下达执行种植指令。“大数据平台可以实时收集作物生长过程中的气候环境、作物长势、病虫害等信息,以及标准化生产的决策和专家经验。通过长期的积累,我们把这些数据信息实时同步到元谋县农业大数据中心。同时,也可以通过大数据中心获取第一手产品市场信息,以此指导生产和种植决策。”公司商务经理韩艳介绍。
在元谋县元马镇清和社区清和村,5544套管网智能终端水表实现“精准计量、刷卡取水”,农户持智能卡24小时可按需供水,彻底告别传统大水漫灌模式。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从0.42跃升至0.9,极大减少水资源损耗与污染。灌区还配套水肥一体化设施,让肥料直达作物根部,推动20万亩农田实现智慧取水、精准用水,大幅提升水务综合管理信息化水平。
元谋兴元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引入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通过滴灌管道把水肥精准送达作物根部。公司人事行政部经理付郅涵说:“我们公司采用滴灌技术及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做到了取水方便、精准给水、高效节水,有效提高了肥料利用率,每亩同比节肥25%,平均省工30%,节省了大量人工,提高了种植生产效率。”
以数智技术为核心驱动力,元谋县在种业升级、节水灌溉与农业全链条转型上持续突破,重塑现代农业生产方式。2024年,20.6万亩蔬菜田产鲜蔬61.8万吨,产值28.9亿元;4.17万亩制繁种基地育良种405万公斤,带动12.3亿元种业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