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定县把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在加强队伍建设、强化产业发展、提高服务水平、提升治理能力等方面出实招、下功夫,聚焦“党建+”发展模式,奋力探索基层党组织优势向乡村振兴发展优势转变的最佳切入点和结合点,持续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
“党建+队伍”,培育乡村振兴“排头兵”。坚持“一好双强”标准,加强乡村振兴干部队伍建设。着力选优配强村干部,从产业大户、致富能人、在外务工经商返乡人员、知识青年、合作社负责人中推选村干部,不断改善村干部队伍结构。选出一大批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党员群众认可的村“两委”班子,实现了村“两委”班子年龄结构、学历结构“一降一升”,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占比100%。坚持选好用好驻村精兵强将,完成选派第一书记136名,组建乡村振兴驻村工作组136个,实现对全县所辖村驻村帮扶全覆盖。
“党建+发展”,跑出乡村产业“加速度”。武定县坚持用好用活“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着力实施“一带两线三圈”产业发展布局,全力推进“六个一”产业工程,大力推行“国储林+”,聚焦林药、林蜂、林禽产业发展,打造形成12个林下经济种植养殖示范点。
“党建+服务”,构建基层便民“连心桥”。该县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构建“党建+志愿服务”工作新格局,先后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青年志愿服务队”“文艺宣讲志愿服务队”等志愿服务队。同时,将党员志愿服务活动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深度融合,以党员先锋队、党员先锋岗为载体,持续激发党员参与“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热情。引导党员、青年志愿者走村入寨、走进田间地头,在基层一线亮身份、当先锋、树旗帜、作表率,凝聚起为群众服务的合力。
“党建+治理”,提升文明乡风“新水平”。推行“党组织+网格化”管理服务模式,构建了“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基层社会治理机制,建立健全“寨管委”等组织体系全覆盖,持续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紧盯农村“厕所革命”、生活垃圾处置、农村污水治理、庭院美化、村容村貌提升、“两违”治理等重点工作落实落细。同时,坚持以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为抓手,扎实开展移风易俗专项整治行动,持续开展农村滥办酒席、厚葬薄养、铺张浪费、封建迷信等陈规陋习治理,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老爱亲等文明新风,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