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动态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动态要闻 >> 楚雄动态 >> 正文

绿色发展助绿水青山效益转换—— 楚雄州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发布日期:2022-01-06 11:07:23 来源:楚雄日报 作者:杨晶晶 点击:[]

楚雄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大抓绿色发展,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促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生态与经济发展双赢。

地表水环境质量稳中有升。楚雄州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压实各级河湖长履职责任,推进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持续开展工业废水污染防治,加快工业聚集区污水处理厂及中水回用设施建设,确保外排污水稳定达标排放。目前,全州25个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100%,城镇污水管网实现全覆盖,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全面完成。通过治理,楚雄市龙川江一改过去污染和断流现象,如今江面碧波荡漾、空气清新,两岸绿树成荫的人行步道成为市民休闲的好去处。

环境空气质量明显好转。严格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管理,加强城市施工扬尘、餐饮油烟治理,确保空气质量优良率居全省前列;严控“两高”行业产能,强化“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持续改善交通运输结构和能源结构,鼓励铁路运输,推行天然气及新能源替代,逐步降低碳排放强度。全州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从99.7%提升至100%。其中,楚雄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连续3年达100%,2021年楚雄市获“中国天然氧吧”称号。

土壤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大力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化和土壤污染治理,牟定县23.9万吨镉渣、南华县53.2万吨砷渣堆浸渣无害化处置等一批重点项目深入推进;逐步建立污染地块名录及其开发利用负面清单,全州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风险得到基本管控,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全面完成。

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深入开展“青山”行动,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水土保持、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等重点生态工程,全州森林覆盖率达75.62%。着力营造“让自然休养生息、让万物和谐共生”的浓厚氛围,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全面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机制更加健全完善。南华县马街镇的黑冠长臂猿、云豹、林麝等397种珍稀动物穿梭于葱郁的深山中,323种受保护鸟类翱翔在蓝天白云间,成为当地一景。

绿色经济发展更具活力。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抓好重点行业和企业节能减排工作,促进资源节约循环高效利用;积极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倡导推广新科技、新技能、新设备,最大限度减少生产能耗和生产污染。2021年12月16日,历经203天建设,武定县田心光伏电站首批机组并网发电,预计平均每年发电量达1.9亿千瓦时,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5万吨以上。目前,武定县110个脱贫行政村建成村级光伏扶贫电站113座。

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成效显著。楚雄州被生态环境部授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州”称号、大姚县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全州获评国家卫生县城4个、国家园林县城1个、国家森林城市1个,云南省美丽县城3个。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