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通知公告 >> 正文

楚雄州2023年州级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及运行维护经费绩效评价报告

发布日期:2024-09-02 08:35:31 来源: 作者: 点击:[]

一、基本情况

应急广播体系是国家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由国家决策机构统一指挥的广播应对体系,它由组织体制、运作机制、法制基础、应急预案、保障系统和技术系统等部分构成。国家应急广播体系是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应急信息预警、发布的重要职责。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全省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的意见》(云政办发〔2022〕5号)要求,2025年底前,完成省、州市、县三级应急广播平台建设。楚雄州应急广播体系拟通过州级平台实现与国家级、省级应急信息发布系统的有效联动响应,实现应急消息的制作、播出、发布流程和调度控制;利于楚雄州现有的广播电视覆盖资源,对多级别、多类型的公共突发事件实现快速应急广播覆盖。

项目实施的主要内容是:建设1个州级应急广播平台。项目建成后,通过大数据可视化分析、大屏幕多媒体聚合呈现等技术手段,实现对全州应急广播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调度控制。向上对接省级、国家级应急广播平台,向下对接各县(市)应急广播平台,横向对接楚雄州政务中心应急指挥中心、楚雄州应急管理局和楚雄州气象局三个部门,实现上下、横向网络对接、网络全覆盖,信息传输、播发的互联互通。

该项目批复概算总投资为413.00万元,于2022年4月启动建设,2022年12月底完工并组织了州级技术验收,形成书面的《楚雄州广播电视局应急广播系统州级平台建设项目技术验收报告》,已于2023年10月完成竣工决算审计,并形成《楚雄州应急广播系统州级平台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审计报告》。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98.80万元,工程形象进度完成100.00%,项目建成后,项目运行经费支出19.00万元。项目已到位资金426.75万元,到位率100.00%;实际使用资金423.76万元,资金执行率为99.30%,财政收回资金2.99万元,结余资金0万元。

二、绩效评价结论

项目绩效评价得分91分,评价等级为“优”。评价认为,楚雄州广播电视局完成了州级完成应急广播系统州(市)级应急广播平台、大屏显示系统、传输覆盖网和接收终端建设。该项目向上对接省级、国家级应急广播平台,向下对接各县(市)应急广播平台,横向对接楚雄州应急管理局和楚雄州气象局,实现上下、横向网络对接、网络全覆盖,信息传输、播发的互联互通安全可靠、可管可控的应急广播体系。项目建成后,楚雄州广播电视局成立了州级应急广播平台运行维护管理工作专班,组建了应急广播系统管理队伍,制定了《楚雄州应急广播信息发布管理办法(试行)》从工作职责、发布内容、工作规程及保障措施方面规定信息采集、录播及发布等应急广播相关工作规范,内容清晰。但项目也存在共享共用的应急广播协作机制不够健全,横向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工作联动还不够;无信息系统安全防护管理制度等相关制度,无应急广播管理机构与队伍的管理制度与考核机制等,项目管理不规范等问题。

三、主要经验及做法

(一)严格把关各个环节,实现与“七彩云”系统级对接。

楚雄州广播电视局坚持“规划先行、统一标准”,从州级平台到10县市应急广播系统,建设技术方案均统一协调组织由同一家第三方机构负责。在系统与调频广播、地面数字电视、有线电视适配以及融媒体APP融合对接等方面,做到整体谋划、通盘设计,在系统对接、资源管理、指挥调度、效果监测评估上为全州一网运行提供了技术保障。将应急广播体系建设与州、县市融媒体中心建设一体统筹规划,共享指挥大厅、共用机房、共享媒资,实现了系统资源共享、信息内容互通。将应急广播传输渠道向互联网、移动终端延伸,州级平台已完成与省广播电视台“七彩云”APP的对接,是全省第一个与“七彩云”实现系统级对接的应急广播平台。

(二)充分利用广播电视行业资源,最大效益地发挥平台作用。

楚雄州广播电视局充分发挥应急广播优势,深化“七个一”日常宣传服务,固定设置党史故事、森林防火、气象服务和自然灾害防范应急等专栏,确保应急广播终端建一个、用一个、响一个。在楚雄“3.31”寒潮、武定“8.17”疫情防控、南华“8.31”暴雨灾害等突发事件和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中,应急广播提前发布极端天气、疫情防控、卫生健康、抗旱、防火等预警预报信息。

楚雄市安装具备AI预警功能的摄像头,建立“应急广播+视频监控”的视播一体调度体系,紫溪彝村通过视频监控发现并利用IP话筒喊话救援,成功避免1名儿童溺水事故发生。姚安县构建“应急广播+智慧农贸市场”场景,在市场部署应急广播终端和电视大屏,声像互补,滚动发布农产品价格信息。永仁县实施“应急广播+幸福里社区”工程,利用应急广播发布劳务用工信息,助力“幸福里”社区管理。当前,楚雄州已初步形成“多方协调联动”“城乡二元一体”的应急广播融合发展、综合利用良好态势。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融合应用有差距

一是县级横向部门对应急广播建设、使用认识不到位,主动融入、主动使用的意识不够强。

二是大部分平台都只与气象、应急等部门完成了系统接入,共享共用的应急广播协作机制不够健全,横向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工作联动还不够。

(二)管理制度机制不健全

1.已有的财务管理制度中规定“第三十一条 加强对本级财政预算安排的项目资金和上级补助资金的管理,建立健全项目的申报、论证、实施、评审及验收制度,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专项资金应实行项目管理,专款专用,不得虚列项目支出,不得截留、挤占、挪用、浪费、套取、转移专项资金,不得进行二次分配。单位应建立专项资金绩效考核评价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对项目专项资金的规定为简单粗略。

2.单位对信息系统进行了等级保护测试,并在公安机关备案,验收合格。但单位未提供信息系统安全防护管理制度等相关制度。

3.单位组建了应急广播系统管理队伍,但单位未制定应急广播管理机构与队伍的管理制度与考核机制。

五、建议

(一)拓展应用场景,提升应急广播服务质量

加强与应急公安、气象、地震等横向部门对接,定期开展应急广播运用情况会商,不断丰富和拓展场景应用,促进应急广播体系综合利用,推动全州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向“多渠道、跨终端、真应用”的目标推进。

(二)完善项目制度机制缺失,提高管理效率

1.建议楚雄州广播电视局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基本指引的要求,完善单位专项资金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岗位职责以及监督评价内容,保证单位专项管理合规有序开展。

2.全面完善起草《项目管理制度》,根据现行的业务管理制度及流程,细化业务节点控制,压实责任分工。把项目实施过程中信息系统安全防护管理、共享共用的信息发布、应急广播管理机构与队伍的管理考核机制涵盖进去。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