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双柏县法脿镇人工菌种植基地,一排排人工菌长势喜人,工人们拿着箩筐采摘,忙得不亦乐乎。工人李绍元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里离家近,上班时间灵活,每月还能挣3500元钱。”近年来,法脿镇聚焦群众就近就业难题,整合资源要素,招小商、建车间、促就业,将茶叶、人工菌、万寿菊、果蔬种植等特色产业与群众就业深度融合,助推群众在家门口就地就近就业,实现挣钱顾家“两不误”,不断提升广大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法脿镇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建立洽谈、招引、服务、管理4项招商引资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开展“走出去、请进来”招商活动,通过“点穴式”精准招商,引进云南赢恒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运营人工菌种植产业园区,可吸纳长期性务工人员10余人,在挂棒期和采摘期,日均用工量可达60余人次,年务工总收入可达60万元。建立“党支部+企业+农户”联动机制,通过整合村集体闲置场地、协调企业资源、对接订单,组织村民参与生产,企业负责提供技能培训与产品收购,形成党建引领、多方协同的就业服务闭环。
搭建“1+13”就业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就业帮扶平台对农村零散劳动力的分类筛选、岗前培训、组织化输出、劳务供需信息精准对接等作用,“点对点”指导求职人员参加技能培训,向就业帮扶车间、用工企业输送务工人员。盘活农村闲置土地、房屋、校舍、厂房等资源,通过逐个分析研判,实施点对点“招小商”,激活闲置、低效资产效益,真正让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积极推荐创业担保贷款,扶持返乡创业人员自主创业,新增就地就近就业岗位。今年以来,增设“家门口的务工车间”3个,创造就业岗位23个,吸纳员工200人,增加务工收入300余万元。
建立挂钩联系制度,镇领导对就业帮扶车间每月至少实地开展1次“当面见企业”活动,对闲置的、效益低下的经营性帮扶资产进行挂联,帮助想办法、找路子、盯落实。依托党员示范基地,联合企业、专业培训机构开展“订单式”技能培训,从种植、采摘技巧到加工工艺,从品质把控到包装销售,通过系统培训帮助群众掌握全产业链技能。积极协调培训资源,邀请行业专家、技术骨干举办培训讲座,开设直播带货、种植养殖技术等实用技术课程,开展各类培训13期600人,切实把需求解决在家门口。(通讯员 包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