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人民银行楚雄州分行围绕全省“3815”战略和全州“一极三区”发展定位,实施政策领航、服务提升、试点先行“三项行动”,打造金融支持特色产业发展楚雄品牌。2月末,全州各项贷款余额1633.87亿元,同比增长9.14%,排名全省第1位,并连续9个月保持全省第1。
一、实施“政策领航”行动,搭建金融支持产业“框架”。一是高位统筹谋划推进。主动加强向州委、州政府工作汇报,牵头成立全省首个货币政策落地促进委员会,提请州政府印发《金融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金融支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楚雄州推动金融高质量服务地方工作调度机制》等制度,与辖内10县市人民政府签订《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合作备忘录》,与各县市(区)及财政部门建立县域“财政+金融”联络人机制,组建全州首批金融系统“金融智库”,与州级16个部门建立重点项目融资协调机制,牵头开展州政府与省级银行机构“总对总”工作对接,高位统筹谋划推进金融支持特色产业发展。2月末,分3批次牵头开展州政府与5家省级银行“总对总”工作对接,梳理对接192项重点项目融资需求796亿元,目前已协调推动融资落地114亿元。二是健全政策支持体系。围绕“5+6”重点特色产业,以金融“五篇大文章”为引领,印发《金融支持产业强州工作方案》,出台“电商十四条”“彝绣十二条”“肉牛七条”“花卉十五条”等金融支持措施,充分发挥金融对特色产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2月末,全州“5+6”重点特色产业贷款余额497.75亿元。三是完善督导评价机制。实行重点工作交办督导,今年以来向州级部门分解责任清单1次,向银行机构下发《工作交办单》3批次,各银行机构“一把手”亲自领办任务,合力推动提升特色产业金融服务质效。开展民营小微、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等金融服务效果评估,将涉农、普惠、绿色贷款等纳入对银行机构服务实体经济考核评价,强化结果运用,激励引导银行机构加大特色产业金融支持力度。2月末,全州普惠小微贷款增速15.6%,高于全州各项贷款增速6.46个百分点。
二、实施“服务提升”行动,找准金融支持产业“路径”。
一是推行重点产业“名单制”金融服务。加强与州发改、工信、农业农村、商务等行业主管部门信息共享,建立全州重点产业企业名单库,加强月度、季度、半年融资对接及问题反馈,促进重点企业融资需求精准对接、及时落地。2月末,纳入名单制管理重点企业近1800家,贷款余额85.73亿元。二是探索特色产业“全链条”金融服务。围绕“一县一业、一乡一特、一村一品”,梳理全州种业、果蔬、彝绣、花卉等特色产业链,明确产业链上环节、主体,探索“链长银行+链长企业”工作机制,引导金融机构针对产业链上各环节、主体提供差异化金融产品和服务,促进金融链与产业链融合发展。2月末,全州种业、果蔬、彝绣、花卉产业链贷款余额20.63亿元。三是创新专属金融产品和服务。用好用足支农支小再贷款政策,定向支持种业、果蔬、彝绣、花卉等特色产业发展。创新推广“见贷即保”、活体抵押贷、农业设施抵押贷、“贷款+期货+保险”等信贷产品、模式,满足特色产业多样化融资需求。2024年以来,全省首笔节水贷、全省首笔林下经济经营收益权质押贷款落地楚雄。2024年末全州绿色贷款余额305.47亿元,同比增长27.13%,增速排全省第1位。
三、实施“试点先行”行动,打造金融支持产业“样板”。
一是建设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创新基地。抢抓元谋县参与全省乡村振兴金融创新基地建设契机,聚焦农业兴、农企兴、农村兴、农户兴工作目标,围绕科研、制繁种、销售、育苗、种植等环节创新推广“金融支持种业振兴”十条经验,打造金融支持种业、助推乡村振兴特色模式。2月末,种业产业贷款余额3.05亿元。二是探索金融支持肉牛产业先行经验。抢抓全省唯一的州级金融支持肉牛产业发展试点契机,推广“肉牛+信贷+保险”“智慧畜牧贷”等支持模式,赋能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2月末,累计发放肉牛产业贷款96.32亿元。三是创建“创指增信”融资示范区。抢抓全省唯一“科技创新融资评价体系”试点契机,联合州科技局、楚雄高新区推进“创指增信”融资示范区,创新“创指贷”特色信贷产品,打造“企业直报需求、基础授信+创新指数增信、专项资金补贴、再贷款资金支持”特色信贷模式。联合工信局开展“彝火计划”项目融资路演活动,探索以“小切口”破解融资难题,助力科技型企业长远发展。2月末,累计发放“创指贷”2.64亿元,实际贷款利率1.6%。
1.“一极三区”:滇中崛起增长极,现代农业示范区、绿色能源与绿色制造融合发展示范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2.“5+6”产业:5个千亿级产业:绿色能源与绿色制造、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和绿色食品制造、旅游文化、生物医药和大健康、现代商贸物流;6个百亿级产业:烟草、新兴服务、数字经济、绿色化工、房地产、金融。
3.重点工业企业贷款余额28.59亿元,重点农业企业贷款余额20.63亿元,重点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31.5亿元,重点电商企业贷款余额5.01亿元。
4.取名为“彝火计划”,暨是对彝族火文化的呼应,又象征创新活力,同时又寓意“以金融之火点燃产业之火”,政银企携手共建“火火楚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