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市动态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动态要闻 >> 县市动态 >> 正文

美丽县城增颜值 大姚住建勇毅行

发布日期:2022-02-28 09:54:49 来源:楚雄日报 作者: 点击:[]

2021年,大姚县紧扣“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围绕“稳增长、抓城建、强管理、惠民生”总体要求,以巩固提升国家级园林县城、云南省“美丽县城”、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为目标,明晰工作思路,加大城市建设力度,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全县“十四五”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迈出高质量发展第一步。

1 党建领航 住建工作添活力

立春时节,乍暖还寒,但报春的樱花已经争相绽放。漫步大姚县城,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一片片绿地景观错落有致,大姚县城日新月异令人赞叹。

党建领航风帆正,初心如磐行致远。2021年以来,大姚县住建部门按照“党建工作创品牌、项目管理创精品、办事服务创佳绩”的总体思路,将住建部门党的建设具体目标转化为加快大姚住建事业发展的一次次生动实践,体现在一桩桩、一件件党员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的具体事例上。

聚焦管党治党主体责任、第一责任。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党总支和下属的六个党支部书记及班子成员知责、明责、担责,坚持把党建工作责任落实到人、压力传导到人。“只有把党建责任记在心里、抓在手中、扛在肩上,把党建工作党组织主体责任和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具体化,才能推进党建工作在住建系统落细、落小、落实,生根开花。”县住建局党组书记、局长赵信宏说。

强化理论武装,感悟建党精神。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县住建局各党支部积极开展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活动。全局75名党员干部认真通读《中国共产党简史》等党史辅导教材,组织党员到县内红色教育基地祭奠革命先烈,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史学习教育,让广大党员干部感悟了伟大建党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凝聚了发展的磅礴力量。

强化制度落实,规范组织体系。注重住建系统党组织体系规范及党支部按期换届选举工作,规范党的组织体系。严格按照发展党员5个阶段25个步骤要求,规范了全系统党员发展工作。

履行“管行业,管党建”职责。积极探索实行“党建+物业”模式,牵头县城区28家房地产和17家物业企业,组建行业党委,建筑企业党组织在企业中的政治引领作用逐步凸显。党建引领“红色物业”先进经验在全州作经验交流。

2 住房改善 增强群众幸福感

住房,一头系着民生,一头连着发展。

在发展住建事业中,大姚县不断改善群众住房条件,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群众住房无小事,一家一户总关情。面对县城区部分群众住房使用年限久、人均建筑面积小、基础设施配套差,群众居住小区环境卫生脏、乱、差等实际,持之以恒改善群众住房条件,努力让群众由“忧”居,变为“优”居。

建设广厦千万间,千家万户俱欢颜。2021年,大姚县以100%货币化安置的方式,在县城武装部片区、县城西北片区和石羊、龙街片区实施棚户区改造1035户(套),现已完成949套。投资945万元,完成750户农房改造任务,农房改造竣工验收率、资金兑付率均达到100%。

让老旧小区“美”起来,“靓”起来。2021年,大姚县积极推进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完成了金融、卫生等33个老旧小区改造,涉及建筑81栋715户,总建筑面积5.74万平方米。改造后的老旧小区,违章建筑拆除了,排水系统雨污分流了,停车位划线规范了,消防通道保障畅通了,管线实现入地了,绿化照明配齐了,安防措施配套了,“脏、乱、差”的老旧小区,变成“净、畅、美”小区。

与此同时,大姚县强化保障性住房管理,确保公共租赁住房分配公开、公平、公正。2021年,大姚县受理合同到期复审870余户,受理2021年申请入住公共租赁住房382户,让全县有限的公共租赁住房资源得到高效合理循环利用,让国有资产充分发挥民生保障作用。

一个个棚户区改造的推进、一个个老旧小区改造、一个个新楼盘的建成,既促进住建事业的发展,更是让群众住房条件得到改善。

3 美丽县城 项目建设不停步

从南入城口到百草岭大街的芳香天竺葵,从蜻蛉湖到白塔湖的景观式喷泉,从金碧公园宽敞的广场到波光潋滟的东塔湖公园,干净、整洁、宜居、特色的“美丽县城”呈现在人们眼前。

自2020年被命名为云南省首批“美丽县城”以来,大姚县紧扣六美愿景,围绕“区域中心城、核桃产业城、民族文化城、生态宜居城”发展定位,以构建“山、水、湖、塔、坊”等多要素景观,初步形成“拓展两廊、改造三河、保护三塔、打造四湖、绿化五山”的县城特色构架,全力打造“秀美蜻蛉·大美大姚”特色名片。

截至2021年末,大姚县“美丽县城”规划建设项目96个,总投资20.53亿元,已完成投资13.116亿元。其中,蜻蛉湖、东片区路网一期、白塔农贸市场等45个项目已全面完工投入使用。

加强滨河水体景观提升改造,大力推广立体绿化、垂直绿化、庭院绿化,“三湖一湾”提升改造,县城宜居品质显著提升。截至2021年末,大姚县城路网密度达8.61平方公里,道路面积率达16.1%,县城与车站之间实现“无缝接驳”

和“零换乘”,主要道路通畅、平整,公共供水普及率已达99%。建立了从“源头到龙头”的饮用水安全保障体系。

对标对表“美丽县城”建设目标,大姚县把实施净化、绿化、美化、亮化、环境整治、交通畅通、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全民素质提升“八大工程”作为工作的着力点,通过深入开展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扎实开展特色风貌专项行动,打造了“湖塔山水一景”的新夜游模式。深入开展“文明交通”行动,推进智慧城市知识普及化、信息服务均等化及公共场所上网环境建设,着力构建“1367+”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工作模式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蜻蛉样板”,把“美丽县城”建设工作不断向纵深推进。

4 市政设施 补齐“短板”惠民生

开挖下水道、铺设污水管道、打通断头路、规划停车位等,2021年以来,通过大姚县住建系统持续对县城及周边市政设施进行“补短板”升级改造,县城市政设施不断完善,县城面貌焕然一新。

城市环境不断改善。拆除多年未能拆除的违章建筑,对排水系统进行雨污分流改造,规范停车位,保障消防通道畅通,实现管线入地,配齐绿化照明,配套安防措施,拆除老旧围墙,拓展公共空间,实现公共资源共享,彻底改变老旧小区脏、乱、差现象,切实提升小区人居环境。

市政基础不断夯实。完成白塔路、金龙路等提升改造项目建设,打通春溪路、曙东路等多年未通的断头路,稳步推进北片区路网、东片区二期路网建设项目。推进绿化亮化工程,完成西河森林运动公园、东塔湖湿地公园建设项目和蜻蛉湖、金龙路等绿化提升改造项目,金碧公园建成开园,东入城口、西河北路、环城北路和背街小巷亮化全面完工,亮灯率达97%以上。加快县城亮化。完善供排水功能,完成将军山水处理厂改扩建项目和金碧片区供水管网延伸改造工程,完成污水管网建设2.5公里、排水管网清淤15公里。推进“一水两污”建设,全面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办好民生实事。

公共设施不断完善。2021年,新建公共停车场10个,栽植鲜花、树木22425余盆(棵)。完成咪依噜大街、校场东路等23条道路634盏路灯安装项目和电缆管铺设工作。城区公共区域投入生活垃圾分类亭71座,投放垃圾分类桶800只。新增果皮箱200只,引导学校及住宅小区垃圾分类配置40座分类亭,340只分类桶。新建乡镇垃圾处理厂11个,污水处理厂5个,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

5 园林县城 生态宜居显品质

住房和城乡建设千针万线,事无巨细,处处落脚民生、件件关乎百姓生活。

春节期间,从外地返乡的大姚籍人士行走在大姚县城后纷纷感叹:“县城树绿、水清、景美,人在景中、景在城中、城在园中。”生态宜居的大姚园林县城,令居住者自豪、投资者满意、外来者羡慕。

2017年底,大姚县成功争创成为国家“园林县城”。为巩固提升国家园林县城创建成果,大姚县扎实开展绿化建设和管理行动,努力提升人居环境,增强群众幸福感。

加大园林绿化投入力度。大力开展绿化工作,不断满足群众的生活需要。完成蜻蛉湖公园、 白塔公园、西河森林运动公园、东塔湖湿地公园、建设道路、游园等的绿地提升改造,增加常绿树种、社区公园、街头游园、绿地广场等贴近百姓的绿地。“生态环境好了,公园就在我们门口,生活品质也提高了。”家住城东一号的张永兰说。

坚持功能配套和结构优化。进一步加强供水、供电、供气、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配套功能。目前,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5%以上,污泥达标处置率达到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30%以上,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比例达到30%以上。

“秀美蜻蛉、大美大姚”展现新姿。突出“一街一景、一路一品、适地适树、突出特色”原则,采用云南香樟、云南樱花等乡土树种作为道路基调树,适当布局木芙蓉、扶桑等木本花卉,丰富现有街道林荫系统,让每条街道各有特色,各有其美,赏心悦目。

截至2021年底,大姚县城建成区拥有绿地面积285.82公顷。其中,公园绿地面积76.82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55平方米,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93.03%,县城建成区绿地率达35.24%,绿化覆盖率达40.48%,市政道路绿化普及率达95.6%。有各类公园10个,人均公园绿地达12.5平方米,40家单位成为园林式居住区(单位)。

6 城市管理 精细共管常态化

每天清晨7点,大姚县永盛农贸市场门口车水马龙,热闹异常,大姚县住建局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的工作人员穿着规范的制服劝导商户规范摆摊、文明经营。夜幕降临,他们又走街串巷,深入到河边、公园做好巡逻检查。城市的每个角落里,都有他们的身影。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将推进城市管理更加精细化、科学化、制度化作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有力抓手,先后招聘70名城管队员参加城市管理工作。工作中整合了综合执法力量,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交警、特警、市场监管、环保、社区多方协同配合,同时建立“城管+交警+特警”城警联动、“城管+职能部门”城职联动、“城管+志愿者”城志联动、“城管+社区”城社联动、“城管+经营户+商贩”城商联动的共同治理模式,采取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人性化管理措施,开展车辆乱停乱放整治。一年来,共查处各类违停行为5100起,教育6000余人,推动“大城管”工作格局向纵深发展。

为了使城市管理的责任更加明晰,大姚县积极探索推广“路长制”“街长制”“巷长制”“楼长制”“店长制”等城市管理经验,深入推进“党建引领、社区吹哨、城管报到”工作机制,理顺城市管理机制,厘清了城市管理职责,倡导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到城市管理工作中。一年来,共发放通告5000余份,清理整顿占道经营6000余起,下达取缔整改通知书200份,取缔流动摊点185起,依法暂扣物品250件,进行占道经营处罚200人次,调解纠纷150起,在媒体上对不文明行为曝光2880起,进一步强化了警示震慑效应。

蜻蛉大地,万象更新。如今,大姚县城市管理已经形成县住建局“一家领唱”到齐抓共管“大家合唱”的良好格局,美丽、宜居、干净的城市形象品质初步形成。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