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市动态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动态要闻 >> 县市动态 >> 正文

元谋热坝那抹绿

发布日期:2022-01-04 11:01:26 来源:楚雄日报   作者:邱君竹 徐美玉 王祺丹 点击:[]

从元谋县城向东行进30余公里就到元谋县境内的金沙江,这里因乌东德水电站下闸蓄水,形成一个3100公顷宽阔平静的金沙湖,与该湖同样令人惊叹的是18.8公里长的公路沿线上5777棵茁壮成长的小树苗,正成为大山中的绿色点缀。

放眼望去,莽莽大山,这一抹绿只是元谋县国土绿化工程中的一景。在元谋,“植绿”究竟有多难?

2020年,元谋县开始大规模开展国土绿化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积极响应,短短几个月,从黄瓜园镇108国道入口至江边乡龙街渡大桥,红色旅游公路沿线绿了。2021年,元谋县再次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并通过网上公益募捐。随后,造林绿化工程队“挺”进大山,金沙江畔165亩山地绿了。

元谋县地处金沙江干热河谷,气候干燥少雨,蒸发量是降雨量的6倍多,森林覆盖率远低于全省、全州平均水平,绝大部分国土石漠化严重,面积达10.3万公顷,地质、气候条件的制约让元谋县国土绿化、修复生态难上加难。

“高温、干旱、贫瘠、荒芜是石漠化土地的主要特征,在这样的土地上造林是个世界难题。”元谋县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吴龙琼介绍,石漠化的土地几乎没有土壤,为了在上面“添绿”,元谋县探索出一条“创绿”之路。

“但凡能找到一块土壤,我们就种上小树苗;没有土壤的地方也不放过种下‘绿色’的机会。”吴龙琼介绍,在不破坏山体的情况下,人工在石头缝里见缝挖塘,并进行培土种植,小叶榕、羊蹄甲、凤凰木等7个品种壮苗100棵夹缝而生,属元谋特有景观,也是元谋的一次大胆尝试。

土解决了,水的问题又来了。 “石漠化地区基本没有植被,保水性能差,降雨很快就渗透到地下。”山上种植的树木靠天成活基本不可能,只能另想办法。“每10棵树苗用1包1000克的保水剂,能维持1至2个月,之后再用水车和背水上山浇灌。”吴龙琼介绍。

干旱、缺水在金沙湖西面山1.1万亩、东面山5000亩连片造林绿化过程中同样突出。为了能够栽种一片、成活一片、兴绿一片,金沙江畔的植树造林管护,采用抽水机把金沙江水抽到山上的储水罐,再用节水灌溉技术,通过管道上的小孔将水和养分直接送至植物根部,最大限度减少蒸发和渗漏损耗。

随着“绿化元谋 美化家乡”行动的深入开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厚植人心,全社会植绿护绿爱绿蔚然成风,热坝种树人韧劲十足,用种树改变生存环境,守护绿色家园。

江边乡金马村李玉顺主动砍掉自家房前屋后的桉树,到村委会换取芒果 树苗。他说:“桉树对土壤和水质造成破坏,换成种芒果既有经济效益,又能保护生态。”用桉树换取经济林果树苗的“创绿”做法,成为当地群众的自觉行动。江边乡计划3至5年让曾经的“桉树山”重换“新装”。

江边乡大树村委会启宪村公路边的空地上,被主动栽花、种树的村民“染”绿了。江边乡评选出4个村民小组作为村庄绿化美化试点村,村民积极参与义务植树,充分利用道路两旁、田间地头、村头巷尾、房前屋后的空闲地植绿补绿。

“一年接着一年干,持续改善元谋的生态环境。”这是元谋县委书记李勇在去年召开的全民义务植树动员会上发出的号召,也是一代代热坝种树人的初心使命。近年来,元谋县凤凰大道、龙川江沿岸、县城东西面山绿了,廊道绿化并向美化升级;森林覆盖率从2016年的43.10%提升到2020年的51.47%;2021年,元谋县又完成造林绿化面积5.3万亩,相当于8万多个篮球场大小。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