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动态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动态要闻 >> 楚雄动态 >> 正文

我州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现 “整县推进”向“整州推进”迈进

发布日期:2025-08-19 10:06:05 来源:楚雄日报 作者:普天姝 点击:[]

楚雄州锚定“2027年底前实现行政村、自然村、农户污水治理三个100%覆盖”的总目标,全面深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阶段性成效显著。

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以全局思维高位系统谋划、精准推进落实,构建州委州政府统一领导、部门推动、县市主责、乡镇主建、村民参与、社会支持的“大环保”工作格局。建立全州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四项清单”,制定印发《楚雄州农村生活污水整州推进全域治理(管控)工作方案》,科学分解三年治理进度目标,细化2025年378个治理自然村、488个提质增效自然村年度目标任务,指导各县市制定符合县情实际的治理方案,确保目标措施化、措施具体化,为全州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全域治理提供强有力的政策“驱动力”,实现“整县推进”向“整州推进”大踏步迈进。

创新制定生态化、资源化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思路,因地制宜、因户施策,促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质增效。编制《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指导手册》,为基层治理提供技术支持,以“理论精准赋能+实地解剖麻雀”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一村一策”现场专题培训,确保基层治理措施符合实际、科学合理,对2025年计划治理(管控)的511个村庄及602个提质增效村庄“一村一策”方案严格审核,确保实施成效。今年以来,在姚安、武定、禄丰、永仁开展现场专题培训4场次,覆盖150余名县乡村组干部,指导每个村量身定制治理方案,推动治理模式从“千篇一律”向“因地制宜”转变,有效提高治理效能。

落实长效运维管护机制,探索多元化建设运营管理模式,确保农村污水设施切实发挥环境效益。鼓励村庄自主运营为主,建立“乡、村、组”三级网格巡查制度,前期对项目施工进度实行日监察、日报告、周总结,引入“投工投劳+签字验收”模式,让群众全程参与挖沟、埋管、砌化粪池等建设环节,既降成本又保质量。后期对治理成果定期不定期开展监督检查,对发现问题第一时间交办、第一时间整改,确保污水处理设施建成一个、运行一个、管护一个。

推广“红黑榜+土专家”管护组合拳,设立“红黑榜”公示管护成效,倒逼责任落实,每村培训1名懂技术的“土专家”指导化粪池清掏、管网检修,确保设施用得好、用得久。组建州级专家工作组,对今年二季度新增治理的44个行政村405个自然村开展“四不两直”抽查,完成全州11座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排查及农村黑臭水体排查,截至今年6月,农户污水收集覆盖率提升至100%,行政村治理率提升至89.16%,乡村居住环境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