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州正值主汛期,强降雨和对流天气频发。楚雄州青山嘴水库工程建设管理局精准施策、科学调度,通过有效防汛泄洪举措,全力保障龙川江流域下游安全,充分彰显了水利工程在防洪减灾中的关键作用。
创新机制,织密应急响应防护网。建立“三级联动”调度体系。严格遵循《防洪调度规程》,施行“州防指预案指导、水利主管进行审批、统一会商研判”的调度机制,每小时监测雨情、水情、汛情数据,动态调整泄洪流量,全过程接受州防汛抗旱指挥部监督,实现从数据采集到决策执行的闭环管理;构建“双线作战”工作模式。明确多名技术骨干24小时驻守水库现场,同步组建研判会商工作组,借助水情监测系统实时传输数据,形成“现场处置+会商调度”协同机制,确保泄洪调度精准度;完善多方协同联动机制。与气象、水文部门搭建信息共享通道,提前48小时获取精细化降雨预报,结合入库流量预测模型,提前制定泄洪预案;联合下游乡镇(街道)、村委会构建“1小时预警圈”,通过短信、农村应急广播等途径,将泄洪信息快速传递至沿岸群众,确保预警无死角。6月19日至7月8日,青山嘴水库累计向下游泄洪3449.7万立方米。
科学调度,筑牢拦洪调蓄安全线。准确调控泄洪,守护流域安全。6月22日,受高空槽、低涡切变等多重天气系统影响,水库入库流量短时间内急剧上升,6月22日14时,水库水位达到1814米限汛水位。持续强化监测预警,秉持“以最科学泄洪水量,守牢最大民生”理念,凭借精准调度筑牢流域安全防线,及时回复12345热线市民反馈问题,为下游群众生产生活保驾护航。6月21日8时至23日8时,水库累计拦蓄洪水1056.2万立方米,通过错峰调洪,为龙川江流域防洪度汛赢得宝贵时间;强化风险管控,提升管理效能。严格落实水利安全生产风险查找、研判、预警、防范、处置、责任风险管控“六项机制”,强化水库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全面实现“险情闭环、动态清零”工作要求,进一步提高标准,全面提升水利工程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水利工程服务防汛抗旱的最大效益。楚雄州青山嘴水库工程建设管理局被云南省水利厅表扬为在落实“1262”预警与叫应等防灾减灾机制,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
强化保障,夯实流域防汛基本功。织密巡查网络,守牢工程安全关。组建专业巡查队伍,加密对水库大坝、溢洪道、输水隧洞等关键部位的巡查频次,重点排查渗漏、裂缝等隐患,发现问题即刻处置,确保工程设施安全运行;科学储备物资,筑牢应急补给链。按照“足额储备、分布合理、快速调运”原则,完善防汛物资管理制度,建立物资台账,在水库周边及下游乡镇(街道)储备沙袋、救生衣、抽水泵等防汛物资,满足应急处置需求;实战化演练,提升协同战斗力。召开年度防汛工作会,联合有关乡镇(街道)及部门组织防汛泄洪应急演练,模拟洪水漫堤、群众转移等场景,提升各部门协同作战能力和应急处置水平,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赢”。开展龙川江防汛抢险应急演练获水利部安全生产应急演练成果评选表扬;精准化修编,完善预案体系网。编制《青山嘴水库2025年汛期调度运用计划》,修编完善《青山嘴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等预案,增强预案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为科学应对汛情提供有力依据。